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4日讯(记者刘潇潇)在日前开展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发展30年走访市场活动”中,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组织中国经济网、新农商报等媒体走进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探访综合性、现代化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当记者走入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根据水产、粮油、干货调料、冷藏加工、物流配送等业务划分的功能性区域,载满农产品货物的大中型卡车来来往往穿梭于市场通道中,一派忙中有序的繁荣景象。 据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伟介绍,目前白沙洲市场拥有蔬菜经营200余户,蔬菜配送中心50余家,可满足武汉市70%的蔬菜供给。依靠武汉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市场全面的蔬菜品种,经销商可在白沙洲市场实现“一站式购物”,因此蔬菜销售区域辐射了整个湖北省及华中地区多个省份。“目前市场的日交易量约在5000吨,交易金额达1700万元,每日车流量在一万次以上。”他表示。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武汉白沙洲水产市场主营各种品类的淡水鱼批发,以及二次加工分类和碎冰封箱包装等业务,利用公路与铁路运输至各省市进行销售,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淡水鱼批发市场。 张志伟向记者介绍,白沙洲水产市场每日交易量在3000吨左右,交易金额可达4500万元。在每天大量的产品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如何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他表示,市场中设有动物检疫站,专门对每日交易的淡水鱼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以保证产品中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 “白沙洲的水产品至今没有出现过一例食品安全问题。” 张志伟对记者表示,“现在商户对于自己的产品都要负责,自己给产品检测就是保障安全的第一关,人人都能自觉,人人都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把关,这是白沙洲市场最大的一个亮点。” 据介绍,白沙洲市场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处设有食品检测中心,并由区政府在市场中设立动物检疫站,对产品进行每天抽检,此外,市药监局也对产品进行不定时抽检。 “作为一个做全国买卖的农产品市场来说,我们的工作是在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上,丝毫不敢松弛,因此市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张志伟表示,在武汉市药监局正式进行监管后,市场要求水产区、粮油区等区域统一开具销售发票,在发票上注明产品的来源及去向,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再有,通过每年对农户的一两次走访,搭建起一个跨省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平台,把大家的标准都摆在桌面上来说。”他说。
此外,白沙洲的另一大亮点是市场经营部门直接与各地的厂家进行产地对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们的利益,一旦价格降低了,我们中间的周转费用都节省了。” 张志伟说,“厂家跟市场和工商所签食品安全证书,产品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发票和质量报告。每批产品都要进行检查,查完以后才能进货,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又减轻了各方面的负担。” 张志伟向记者表示,因当前市场空间格局等因素限制,未来将进行场区的现代化升级改造,包括拓宽场区面积、推进立体交易、增进市场配套服务等,并在降低流通成本方面进行更多尝试,以适应未来市场的经营发展速度。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