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美好,缘自人们心灵的美好。一到春节,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成为了不起的诗人,用祝福话,用问候语,用春联,用年画,用龙腾狮舞,用爆竹声声,用热情和幽默感,用一切你能够想到的和未能想到的方式,把诗写在大地,写在夜空,写在我们心里,写在一个个红火的日子里!
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忠厚传家远,诗书处世长。这是传统的迎春联语。现代人表达愿望则直白得多———“愿拥着老婆和钞票,抱着孩子一起笑”(四川民工)。“2007年,你将会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开心闪。注意:它们将会缠绕你一年”(手机短信)。“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像雄鸡一样勤奋,每天一早就鸣叫;像小鸟一样勇往直前;像小树一样汲取精华,不断长大”(网友留言自勉)。前者回味悠长,后者率直可爱,同样唤起人们心头浓浓的喜兴年味!
重视春节的情愫,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是恒常不变的。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东西是永恒到骨子里去的。而年夜饭的温情正是这样一种美丽在民族骨头里,温暖在一家人的团聚中,沸腾在每一个人的鲜血中的温情。这种温情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日夜兼程往家里赶的执著与真诚!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那座县城,每到腊月十几,街上年货生意特别红火。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听到城边京九线上的火车一直在穿梭呼鸣,那返乡的打工仔、打工妹成群结队恰如行云流水,川流不息。有的个体餐馆轻车简从,干脆在通往火车站道路两侧支起帐篷、支起炉灶,一路有吃有喝还可休闲,真有点“十里长亭迎归客”的味道。大年初一开门,满街都是玩龙的、贺年的、祝福的。基层朋友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轴生机勃勃的时代风俗画。
春节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它涉及到信仰、伦理、情感、文化方式等人性的方方面面,由大众的广泛参与来完成。在老辈人眼里,过年是贴对联、祭祖、吃团年饭,在小辈人记忆中,过年是发压岁钱、放鞭炮、穿新衣、赏花灯、闹元宵。人们一年的劳累、颠簸、曲折、成功、希冀、祈盼等等所累积的情感,需要在这个时间的关口上尽情挥洒表达,一吐为快!前些年,由于城市一度禁放烟花爆竹,春节民俗活动减少,很多人感叹年味淡了,更有学者提出“保卫春节”的倡议。可见,传统的春节民俗活动对于百姓情感的寄托和宣泄作用有多么强大和重要!我一直难忘在河北蔚县北官堡村观看当地奇俗“打树花”的情景。一位平日在外省打工的壮汉,每年回家过年时都要和村里的打树花好手一起在灯节里给乡亲们演一场打树花———用熔化的铁水在高墙上泼溅出壮观的焰火!他的勇敢表现,美丽了无数人的记忆,写进了作家、学者们的著作里,成为民间文化的精灵和符号。还有被誉为“闽南狂欢节”的元宵之夜民俗踩街活动盛况,那也是我见过的由“草根”民众用生命激情挥洒在大地上的最美最豪迈的诗篇!
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有着普世的价值。一位外国朋友说:“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意儿固然吸引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人过年时那种喜庆祥和的氛围。”如今,和平发展的中国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理想、情趣和价值取向,春节就是最好的窗口啊,何乐而不为?倘若春节因其祥和趣味性而成为地球人民都乐过的节日,那更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话题扯远了,回到眼下,正是“无数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日夜兼程往家里赶”的关口,虽然很辛苦,但心中有憧憬有念想,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在此,我也真诚地献上三点心愿:一愿春运交通有大的改善,百姓回家、出行不再受那么多苦;二愿人人拥有健康的身心,提升幸福指数,既有“风引潮头天海立,韵推波尾舸舟行”的胸襟气魄,又有“花插年头勿忘我,诗题岁尾总思君”的闲情逸致、人性关怀;三愿我们当代人的想像力和激情不减,能够对老祖宗创造的春节文化有新的赋予和贡献。春节民俗作为祖先传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除了给我们团圆、休憩、欢乐的理由,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智慧和启示,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感悟。
祝大家丁亥年快乐、吉祥!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程天赐)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