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油菜产业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是农业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在鄂东地区建设的
综合试验站,依托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鄂东地区是湖北省油菜
重要主产区,自体系项目2007年建设以来,黄冈综合试验站在油菜新品种筛选、高效栽培技
术、土壤肥料、病虫草害防控和品质分析等成套领域建立了完善的试验示范集成体系、生产现
状调查和培训指导服务网络。
一、基本情况
黄冈油菜综合试验站拥有标准化的试验基地,较为完善的科研设备,辐射面广的示范基地。
黄冈市常年油菜种植面积28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油菜面积占90%以上。
现有试验基地3000余亩,核心区科研试验基地380亩,试验田规范,水泥田埂渠道,排灌方
便,旱涝保收。拥有完善的科研配套设施设备。
油菜示范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覆盖了鄂东地区的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红安县、麻
城市等基点县市,各基点县市的平均年种植油菜面积在30万亩以上。
试验站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试验示范基点5个,并加入了
黄冈农技110专家热线省级咨询专家团,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为推动农村的发展,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任务目标
重点任务:对鄂东油菜优势产区(武穴、浠水、蕲春、红安、麻城等)开展两熟制、三熟
制的高产轻简化高效栽培、高效硼肥施用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确定本地区适宜的栽培模
式、土壤施肥优化比例、适宜的高产优质主推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接受上级六个研究室分
配的任务;提供本生态区油菜生产全程技术咨询服务,并召开1-2次50人现场培训会。与5个
油菜大县建立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每年建立一个万亩高产优质油菜连片示范,示范
区平均单产比当地平均产量提高20%以上。
基础调查:开展本地区选择3个代表性的油菜生产县,油菜种植户的油菜生产面积、产
量、劳动力、经济效益、生产积极性等情况,油菜生产全程开展本区域病虫监测、油菜籽样
品的品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技术数据记录档案。
应急任务:调查本区域内油菜生产季节性和突发性问题;完成部领导和首席科学家交办
的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
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目前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1、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工作。
开展全国油菜选育单位的最新高产、高油、优质、多抗双低品种的比较试验示范工作,
初步选择出适应黄冈地区的新品种。开展两熟制、三熟制的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模式研究,
高效硼肥施用技术试验,初步确定适宜本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模式。
2、适合本生态区新成果的示范辐射工作取得成效
在基点县市开展稻-油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示范2000亩;棉林免耕套栽油菜技术示范
面积2000亩;棉林套播油菜技术示范3000亩示范;棉后油菜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示范1000
亩 “一菜两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1800亩。其他技术示范2000余亩。
3、积极开展培训推广服务工作
试验站专家、油菜体系内相关专家、教授(中油所、华中农业大学)对各油菜主产区县
市业务骨干、乡镇农技员和基点村农技员进行有关国家对油菜生产扶持政策、全程油菜高产
栽培技术等培训,并邀请电视台、体系网站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对外宣传。
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热线、农技110、电视广播专题讲
座宣传、报刊、发放技术资料多种形势,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解决油菜生产中疑难问题,
为提高农民种油水平而努力。
4、开展基础性调查工作
按产业体系定点方案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产县从2007年起,对定点户开展农户油菜生
产现状调查,定点户油菜田间测产及实收情况调查,农户种植油菜效益分析调查等,为上级领
导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
建立完善的技术数据记录档案,并及时传送试验站汇总,上报首席科学家管理办公室。通
过对油菜品种利用、技术需求和生产水平等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和搜集,初步形成了覆盖各地油
菜主产区的信息调查与反馈网络。
5、关注生产季节性等突发问题,初步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针对季节性的油菜湿害、渍害、冻害、旱情、病虫草害、鸟害等灾害,黄冈综合试验站一
是积极深入基层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根据发生的灾害情况,到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发
放资料,指导农民抗旱、排渍,加强田间管理;三是及时向体系汇报灾情和工作情况,使上级
领导及时掌握油菜生产动态。按时完成体系办公室和首席科学家布置的临时性任务。
6、积极对外交流和合作
参加相关培训班和会议,完成功能能研究室合作课题。交流相关技术、经验和信息,加强
横向联系,为今后的科技工作拓展了发展空间。
来源:黄冈农业科学院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