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调查发现,商品销售价格里有一半左右是耗在了流通成本上,商务部将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减少流通成本和流通费用,把省下来的钱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
陈德铭表示,为了稳定大宗食品的价格,同时保证市场的供应,在今后几年将加强农村的流通体系的建设,加强农村市场的建设。 商务部经过调查发现,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和大生产的对接中,流通的成本、物流的成本是一个比较大的因素。在商品销售价格里,有一半左右的价格是耗在了流通成本上,而这种比例比欧洲要高出两倍以上。“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责任,就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减少流通成本和流通费用,省下来的钱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
在提到商品供应和储备的问题时,陈德铭说:“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基本的必需的生活日用品,特别是食品,要建立在以中国自产自销为主的基础上,比如粮食,如果13亿人吃的粮食不能靠中国自己基本满足,而是要从国外进口来解决,即便人民币再升值,也会拉动世界粮食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受到很多国家指责。”
针对今年物价的走势,陈德铭认为目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短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正在消除,居民消费价格有可能会在高位趋稳。再加上去年的价格走势是前高后低,所以预计全年的价格可能会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他表示,商务部将在价格政策管理上疏堵并举,同时规范市场行为,打击囤积居奇的不法行为,让通胀的压力缓慢地释放,让经济更稳定地发展。“如果这样,我觉得4.8%左右的CPI的控制还是有希望的。”
至于2月份CPI高达8.7%,他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食品价格上升是主要的因素,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还有农产品生产、运输在灾害中受到影响等因素。另外,也是春节期间大量供求矛盾正好叠加在一起,所以造成了食品供求的矛盾适度增加,也引发了价格的上涨。“这个原因应该说是暂时的,因为雨雪冰冻灾害已经过去了。”第二,价格上涨里有一部分是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因为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从1997年到2006年将近十年时间年均增长在0.7%左右徘徊,而同期的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大高于这个水平。所以,价格上涨应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起码有一部分是这样的。”第三,国际初级产品的价格进入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大幅度上升期。
来源:农民日报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