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部分城市的粮油价格出现上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受访的专家一方面分析国内的因素,另一方面又不约而同地提到国际的情况——小麦重要产地澳大利亚干旱,预计减产60%;主要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减产,曼谷的离岸价上涨8.4%;国际市场油料价格高位徘徊……
这让记者明白:入世5年多,我国的农业已经融入全球市场,WTO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种”和“吃”。
履行入世承诺:农产品关税是世界平均数的1/4
中国已经全面完成了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各项义务。在5年内,中国农产品的关税一降再降,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23.2%降至2006年的15.23%,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仅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1/4。
中国农业对外全面开放市场的各种壁垒也已经基本消除。中国自加入WTO起就取消了农产品出口补贴。2004年起中国全面放开了进出口经营权,从2004年起,国外小麦、玉米、水稻、糖料、棉花等进口配额数量均占到了中国国内消费总量5%以上,高于世贸规则鼓励的上限。2005年中国取消了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并对外资开放农药、农膜的零售和批发业务,各种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达到最高点。2006年,中国取消了对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化肥零售和批发业务也于2007年开放。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准最低的国家之一和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融入世贸体系:成为世界农产品第5大出口国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占农业增加值的份额,由1992年的15.8%上升到2005年的20%,其中进口依存度由5%上升至10.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对外依存度有所提高,农业越来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
中国农业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继欧盟、美国、日本之后的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的格局也基本形成,除了传统的日本、东盟等市场外,还开拓了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额由2001年的16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71.8亿美元,年均增长14.5%,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预测,2006年全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有望突破3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从资源禀赋原理出发,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加入WTO后,这类农产品出口得以快速增长,已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0%以上。
在中国外贸进出口顺差扩大的时候,中国农业逆差却日益突出。2004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改变了长达20年中国农产品外贸顺差格局。据统计,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558.3亿美元,贸易逆差14.7亿美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副部长徐小青认为:一方面,逆差直接影响中国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农民的收入,这就要求中国在战略上要有所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科技生产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出口遭遇障碍:90%农产品受“绿色壁垒”影响
入世5年来,中国农产品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我国一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时还遭遇到种种障碍,“绿色壁垒”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统计显示,入世以来,我国出口农产品遭遇了1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救济调查15起,涉案金额约5亿美元,占同期总案件数和总涉案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和6%。目前,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又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
专家指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水果、肉类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不仅继续受发达国家高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且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技术性措施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影响。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赵进春表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当前农产品贸易壁垒措施相对集中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控制技术制高点,从转基因技术、种苗、新品种开发等技术层面对我国农产品技术开发和出口加以限制。
令人担忧的是,国外贸易壁垒日趋综合化,且范围还在扩大。专家认为,随着农产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贸易摩擦将会不断增多,中国农业如果想成功越过“绿色壁垒”,还要苦练内功。不过,一些国家有意为农产品设置障碍的情况今后还可能碰到。
仍存长期考验:豆油进口高达200多万吨
贸易壁垒的消除,使得中国的农产品面临着外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中国完全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都不同程度地给予出口补贴,这使得中国农产品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专家认为,配额、补贴和服务是我国农业在WTO后时代面临的全方位的考验。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企业缺乏人才、经验和管理方法,而外国企业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外国企业急切地希望分享中国农产品这块蛋糕。
以农产品大豆为例,加入WTO时,我国完全开放了大豆和豆粕市场,大豆进口关税率为3%,豆粕为5%,进口数量不受任何限制;对豆油进口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管理,最终实施9%的单一关税。2006年大豆进口量急剧增加2658万吨,是2001年进口量的将近2倍;豆油进口量更由2001年的7万吨上升到2004年最高时的252万吨。
我国是世界上第4大大豆主产国,国产大豆富含高蛋白,但出油率不高、品质不均,加工成本较高。而目前大豆进口的80%以上被跨国粮商控制,而大豆压榨年实际有效加工能力3000多万吨中,外资企业掌握了约70%。因此我国大豆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受进口大豆量增价跌的冲击,国产大豆持续低迷,积压严重,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博士1997年到2001年曾担任中国加入WTO代表团农业谈判专家组组长,他说,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实行高关税、高补贴的高保护政策,对国际农业竞争环境造成严重的扭曲和破坏。目前发达国家每天给农民的补贴高达10亿美元,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非常不公平。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 崔立勇)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