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写在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芭蕉侗族乡灯笼坝村村民张芳珍的脸上————日前,她家的新居落成,引来四里八乡的亲友参观祝贺。去年,张芳珍家新开垦的茶园开始创效益,稳定的收入让她家建起了新房。6年里,这是他们家第三次因为经济改善建新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六县两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发展之路何在?州委书记汤涛给出了答案:“恩施不能单纯依靠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来加快经济发展,而是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生态理论,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生态产业链,以最优的资源组合,最小的生态成本,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12月22日,记者来到灯笼坝村时,已近黄昏,漫山遍野的茶园点缀着点点“荧光”。村支书向涛指着“荧光”介绍,村里550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均不喷洒农药,全靠这些“灭虫灯”保护,加上全部使用沼液、沼渣施肥,无公害的有机茶仅鲜叶就能卖到60至80元一斤。
走进村民张芳珍的新家参观沼气,张芳珍乐呵呵地介绍说:沼气用来照明、煮饭、烧水,每年节省燃料费700多元;家里6亩无性系茶园用自家池子里的沼液、沼渣做肥料,不仅每年节约农资钱1000多元,还因为茶叶无污染,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再加上不用背煤砍柴,解放了劳动力,丈夫在外面跑运输,年收入2万多元。
恩施州州长周先旺介绍:2003年初,恩施州把发展沼气写入州政府的工作报告。截至目前,恩施州已建起41万口沼气池,普及率已达适宜地区农户的59%。沼气池建设上连养殖业,下连种植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形成了农村循环经济的新模式。他们已在全州1000多个村30多万农户中推广了生态农业模式。
恩施出产一种俗称“地牯牛”的山野菜,原本只是山民饭桌上的添味菜。2006年初,村民傅星娥自筹资金,兴建了一条年产2000吨“地牯牛”泡菜的生产线,产品很快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承包1580余亩荒山的鹤峰县邬阳乡凤凰村村民印白兰经过努力,她的荒山已变得郁郁葱葱,近3万株优质果木茁壮成长。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绿色生态山货”成为恩施州走出山区抢占市场的“拳头”。
恩施州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属高山气候,薇菜、山药、黄花、魔芋等特色菜病虫害少,成熟季节又恰逢平原地区“秋淡”,这些“反季节生态特色菜”的市场销路十分广阔。仅去年,恩施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长友薇菜”就出口1000多吨,创汇1200万美元;葛粉、容美茶等特色产品远销海外。恩施州又被称为“华中药库”,其出产的药材品种高达2884种。该州巴东县绿葱镇建立起万亩西洋参等名贵中药材基地,农民年均增收800元以上。近年来,恩施富硒茶、富硒玉米爽、富硒水果等生态富硒产品也得到全面开发。著名的“水杉之乡”利川市去年靠绿色产业实现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达60元。一处处特色致富基地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支柱产业。
恩施宣恩县黄坪村成功取得了欧盟农产品市场的“通行证”,2006年10月,他们的第一批3万公斤的黄金梨已经摆上了法国大型超市的货架。宣恩县高级农艺师刘春生告诉记者,该县于2002年在黄坪村引种试种黄金梨,先后发展1500亩黄金梨产业基地,2006年每亩纯收入可达1200元。现在全县已建成通过欧盟标准的黄金梨基地1.57万亩,2007年进入盛果期后,每亩纯收入可望达到3800元,可使果农收益40年。
如今在恩施,在特色农产品的带动下,“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园”的小型生态产业群已成气候。顺着这些“生态产业集群”,一批集种植、运输、加工、经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应时而生。截至2006年底,全州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企业达到123户,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3亿元,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49%。到2006年底,全州已有原产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200多个,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来源:经济日报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