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物流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四成以上物流企业出现利润下滑。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开始退出物流市场。而外资品牌则凭借资本优势,分散金融危机冲击,逆势抢食中国市场”,业内专家这样看待金融危机下的物流行业。
部分物流企业的退出以及外资巨头受国外的冲击押宝中国市场,使得物流市场格局进一步调整,以“散、乱、小”闻名的中小物流企业将遭受冲击,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专家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金融危机的洗礼和行业洗牌,将进一步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变革增强竞争优势,并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
生存困境中的中小物流企业如何应对行业洗牌冲击,获得竞争优势,持续生命力?对此,物流行业资深观察家、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认为,中小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现状,从供应链管理水平、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完成蜕变,以应对行业洗牌,并完成业务能力升级,获得竞争优势。
内忧与外患的挤压
受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缩减的影响,中小物流企业的“内忧”早已凸显。
“物流市场需求锐减、行业总体效益增势趋缓以及市场价格涨幅趋缓是前三季度的总体特征”,业内专家介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物流业增加值、运输费用、社会物流总费用等都在证明,物流市场主基调的趋缓态势”。
据业内人士透漏,行业总体态势之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部分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中小物流企业“散、乱、小”的现状是导致在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的根源。据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介绍,中国物流企业中95%为中小型企业,利润低、收入不稳定,大部分企业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标准化建设滞后,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等,严重制约企业的快速配送和生产,并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最终成为企业提高利润和竞争力水平的障碍。
另一方面,外资巨头的侵入加剧竞争,从而加速中小企业退出。据业内专家介绍,国外物流市场的萧条使得外资物流企业分散金融冲击,押宝中国市场,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外资巨头加快网络布局,抢占核心城市和高端市场,同时采取逆势大幅降价抢占份额,使得国内中小物流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最终加速行业洗牌。
来源:eNet硅谷动力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