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物流产生的深刻社会背景
长期看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是由一系列的稳态与过渡交替迭代形成的时间过程。社会每经过一段足够漫长的相对稳定的时代后,总会出现迅速变革的历史时期,然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另一个稳态,稳态和过渡的交替就形成了一系列的S型发展过程。每个过程的初始阶段是发展的萌芽时期,然后整个社会进入一个跃变阶段,最后是新技术普及和发展的停滞阶段。一般而言初始阶段与停滞阶段最为漫长,它们构成历史的稳态,也是社会科学家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观察对象。但是社会科学也可能恰好处于S过程的跃变时期或称为过渡过程里,这时作为观察对象的社会状态不再是稳态结构的产物,而是向着未知状态过渡的中介。处于过渡过程的高度不确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又要求社会科学为他们在过渡过程中的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新经济与经济理论这对实践和理论的矛盾关系正是反映了这个深刻的社会矛盾,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新经济造就了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经济理论,特别是物流管理理论在新经济背景下的建立和完善。
二、新经济提供了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如果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看,新经济也经常被称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名称似乎否定了历史上的文明进步是依靠知识完成的事实。实际上经济的发展一直就是靠知识、科技的力量推动的,这个力量所起的作用之大,让我们很快意识到用知识经济来描述现代社会的经济并不能体现出其特色。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是划时代的,《全球新经济社会冲绳宪章》正式用新经济来描述我们的社会,美国政府《千年报告》给出了美国人所认识到的新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技术为动力;由意识驱动;源于动机。
按照经济发展的速率来衡量,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跃变,例如语言、火种、铁器与耕具的产生,蒸汽机与铁路的使用,印刷术的普及等。我们所处的这个跃变时期,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手段的普及,这为现代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根本的技术支持。这一过程初始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及无线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价格降大幅度降低,从而把个人与世界的交往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与数学、认知科学、管理和企业组织等其他方面的进展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三、现代物流的重要社会经济地位
廉价社会交往手段的普及促进了高效物流模式的形成,高效的现代物流从两个根本的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一是极大地降低了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协调成本。协调成本的降低促使经济达到更高均衡的专业化程度,从而产生出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二是极大地拓展了观念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机会。创新成功的概率依赖于机会和敏锐这两个因素,前者与人际交往范围进而知识范围的扩展有密切关系;后者的极端形式就是直觉或悟性。换句话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新经济,其增长的主要方式不是生产的物质要素(资本、劳动、或土地)存量的积累,而是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展与分工协调成本的降低。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典型地表现为宏观生产函数计量的剩余项的增长,而不是要素增长能够解释的那部分增长。极端而言,新经济的增长将表现为在资本、劳动、及土地要素投入量完全不发生变化,甚至是在减少的前提下发生的总产出的高速增长。
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关于如何在给定的无限多的目标之间最优配置有限资源的科学。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以及现代物流系统的建立,就是在这样经济发展的理论背景下展开的。现代物流系统成为最优配置有限资源,满足市场中各个实体追求第三利润源泉的唯一手段和途径。我们从现代物流和物流系统概念中同样可以体会出其深刻内涵。
文章来源:物流天下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