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华中精品红薯交易集散地 村民点赞工作队“薯你红” 发布日期: 2024-10-1115:33 来源: 长江日报 秋天,江夏区山坡街道胜丰村进入丰收季。该村由武汉市政协机关和武汉地铁集团联合结对帮扶。往年此时,是驻村工作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们需要通过各种办法,帮着村民把零散种植的红薯、蔬菜等农副产品卖出去,让好收成“落袋为安”。驻村工作队也因此被村民称为“红薯工作队”。而今年秋收,工作队员们在本该最忙碌的季节里,欢喜地称自己“闲”了起来,热火朝天的场景换到了村里新建成的千亩精品红薯产业基地里。 党员示范带头试种 引来企业能人下乡投资 10月10日一大早,胜丰村红薯产业基地里热火朝天。随着自动化收割机的轰鸣声,一垄垄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齐刷刷排列在田间地垄上,村民们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袋。 “一年多以前,我们还在为非粮化整改后土地用途发愁。”胜丰村党支部书记陈辉说,就在工作队和村“两委”苦寻出路时,该村返乡能人、薯旺农业公司合伙人谭军在一次回乡时提出,想要在家乡发展红薯产业。 “山坡街道包括胜丰村在内的连片地区,具有独特的红土土质,光照条件好,十分适合红薯种植,一直以来村民就有家庭种植红薯的传统。”陈辉介绍。谭军带着公司团队实地勘察后,对红土具体种植产出的红薯亩产量、红薯糖分品质和土地能否集中连片流转等问题,仍然心存顾虑,项目迟迟未能落地。 “党员干部冲在前,任何事情都不难。”为了打消企业投资顾虑,2023年一开年,驻村工作队同胜丰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鼓励村里党员当先锋打头阵,由5名党员率先集中试种200亩水果红薯,种植过程邀请薯旺农业公司团队全程参与见证和共同管理、技术指导,与此同时,依据“退林还耕”的国家政策,逐一入户走访有林地和零散地块的村民,开展宣传工作,说服大家流转手中闲置土地,支持村集体产业发展。 去年,尽管受到天气干旱、项目启动比较急等因素影响,试种红薯产量仍然达到了5000斤/亩,公司以保底价收购后,每亩的纯收入接近2000元。“虽然村里只集中种植了200亩,但带给村民务工和地租的直接收益就有15万元。”陈辉介绍,不仅如此,这些示范种植的红薯亩产量和品质均达到预期,样品获得了多地薯商和批发大市场的认可,极大鼓舞了企业和村民们的信心。 今年年初,胜丰村60多户村民与村“两委”签订土地集中流转协议,彻底打消了薯旺农业公司下乡投资兴业的顾虑,项目正式落户到村,计划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2亿元,与当地村民携手打造集红薯育苗、种质研发、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红”起来的“薯”光产业 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红薯交易集散地 “如今,在胜丰村,红薯成了‘红’起来的‘薯’光产业。”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利衡介绍,目前,村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作物种植区面积达5000多亩,推广机械化种植和现代化管理,可实现年产红薯12500吨以上,今年一期年产值将达3000万元左右。 流转土地后,产业园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稳定就业岗位,村民不用再零散种植养殖,往年找工作队帮忙“卖东西”的村民少了,在园区上班领工资的村民多了。“每年基地务工和土地流转收入,我在家门口可收入6万多元。通过红薯种植,不仅荷包鼓了,还改善了生活质量和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多村民和我一样支持这项特色产业发展好!点赞工作队‘薯你红’。”村民谭联合说。 除此外,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落地后,还吸引了1名在读博士和3名本科生的大学生团队到村参与运营,负责品牌策划营销。“红薯本身是一个很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从品牌策划到市场营销执行,能够为村里创造一定收益,方方面面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任恢楷说,他本身就是江夏人,来到胜丰村实践后,计划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家乡红薯品牌,“乡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这里我变得更有目标,行动力也更强了”。 据介绍,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牵线搭桥下,胜丰村薯旺现代农业产业园还将和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建设红薯育苗基地,加强红薯育种、种植和加工关键技术研发,研发红薯新品种,同时,强化文化赋能,推出与红薯相关的文创衍生产品及IP形象,打造以红薯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各方力量共同缔造,把红薯这个事业越干越大,今年将给村民带来30万元的土地租金,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务工,预计年务工收入50万元,村集体收入21万元。”张利衡说,“憧憬发展前景,大伙儿团结一心、干劲可足了,力争5年内把胜丰村打造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红薯交易集散地,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